在「創客之都」深圳,孵化器扮演著重要作用,為眾多創業者提供最基礎的支撐。想做好孵化器,不僅需要創投的眼光,為創業者提供專業的服務和強大的資源,還要應對好生存難題,堅守孵化理念和精神。
提到深圳的創新,人們往往會想到華為、中興、比亞迪、大疆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業。但相比較這些金字塔尖的行業巨頭,深圳還有著不計其數的創客群體,這一群體才是深圳創新的塔基,也是這座城市的活力所在,讓深圳成為了全球著名的「創客之都」。

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

作為深圳的一張城市名片,「創客之都」這個頭銜的背後,眾多的孵化器扮演著重要角色,為眾多創業者提供最基礎的支撐,為初創企業提供成長的土壤。松禾創新孵化器便是其中代表。

以創投的眼光孵化企業

作為松禾創新孵化器的發起者,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是中國一家頗有名氣的創業投資公司。投資和孵化,原本兩件沒有必然聯繫的事情,在這裏得到了交匯。松禾創新孵化器所推行的「創投機構+孵化器」的模式使得在孵企業和創投公司休戚與共,大大提高了企業的成功概率。像松禾這樣的「創投型」孵化器,不僅將創新創業這塊蛋糕越做越大,還將企業發展的理念不斷傳承下去。
1996年,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進入創投行業,成立了深港產學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並逐步發展成為當時深圳規模最大的民營創投公司。2007年,深港產學研發起成立深圳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累積下來,松禾資本已經有超過20年的創投歷史。
作為中國最早的本土創投機構之一,松禾資本有著自己一貫堅持的投資哲學:幾乎不搞短平快,相反投資了五六年以上的企業比比皆是。這家創投機構更熱衷於伴隨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和企業同甘共苦、患難與共。在厲偉看來,這是松禾獨有的氣質,難能可貴,未來也會一直堅守。
松禾資本對技術型企業情有獨鍾。在其投資案例中,諸如華大基因、光啟科學、柔宇科技等一批代表著產業未來的卓越企業,都有著較高技術含量。這類企業具有成長快、風險高等特點。獨到的眼光讓松禾成為上市公司「播種機」,創造了眾多成功的投資案例。
為了更好地反哺投資,服務初創企業,深港產學研與松禾資本於2015年聯合發起設立松禾創新孵化器,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和場地,幫助企業發展壯大。
在松禾資本創始合夥人厲偉看來,辦孵化器很有必要,創投歸根到底還是對人的投資,松禾資本特別青睞有科學頭腦、受過良好科學訓練的企業家。但只看某個人的背景並不足以判斷其未來是否能夠成功。「如果有一個孵化器,能夠把創業者們彙聚起來,讓我們可以近距離的去觀察他們的工作狀態,去感受創業者個人的能力,進而輔助我們判斷這個專案有沒有可能走得更遠,這樣成功的概率會更高。」厲偉說。
目前,松禾創新孵化器在深圳南山和龍華建成了兩個基地。南山基地聚焦人工智慧、生命健康、互聯網專案,龍華基地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領域專案。與大部分孵化器運營模式不同的是,松禾創新孵化器是以「創投機構+孵化器」的模式來運營。作為強大後盾,松禾資本為孵化器配套了1.6億元的松禾創新一號基金、2.5億元的松禾創新二號基金,以及即將募集完成的10億元規模的松禾海創基金。不僅如此,松禾資本旗下20多支基金都是松禾創新孵化器的強力後盾。

給創業者強大的資源池

松禾創新孵化器吸引創業者的秘訣有兩點,第一是有專業的服務,第二就是「資源」。
在服務層面,松禾創新孵化器與入駐企業之間並非簡單的房東與租客,而是深度的利益捆綁,企業對孵化基地的信任和兩者之間的合作關係明顯高於一般的孵化器。在與入駐企業對接時,不僅有專業團隊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共性的問題,還會安排投資經理對入駐企業進行投融資輔導,積極打通對接資源,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投融資服務。
「從簡單的層面來說,註冊一個公司要去開戶、繳納稅收、找辦公場地,要招人、申請專利等等,創業者還要去思考戰略定位,潛在的供應商和客戶,這些問題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厲偉介紹,松禾創新孵化器會有專業的團隊來解決初創企業在創業早期所面臨的一些共性的問題,讓創業者可以重點關注技術、市場、商業模式等個性的問題。
同時,厲偉舉例介紹,當初創企業集中在一起時,孵化器可以更方便地邀請專業人士過來指導。「例如,創業者想要瞭解可以申請哪些政府補貼,或者最新的產業政策,我們可以集中邀請專業人士前來解答。政府為了一個人來和為了一群人來,效果肯定不一樣。」
在資源層面,松禾資本投資了上百家公司,其中已經上市的公司就有幾十家,這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在厲偉看來,不同專案總能產生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其實不僅通過松禾資本,創業者在整個資源池裏也可以找到很多潛在的合作空間。
再加上松禾創始人和多位合夥人所在的「北大光華校友圈」助陣,以及松禾創新孵化器和不少獵頭公司的深度合作,還有松禾已投企業所搭建起的企業網絡,從創業團隊需要的工程師,到準上市公司需要的財務總監、董秘等等,松禾孵化器都能牽線,完成高效和高精準度的匹配。
深圳的孵化器很多,像松禾這樣的孵化器卻並不多。2016年前後,全國各地的孵化器一度遍地開花,但這也暴露了孵化器背後的生存難題:如何生存下去。

孵化也是一種傳承

2016年4月,深圳南山一家孵化器因長期拖欠物業費被「強拆」,空間內的創業者突然被告知需要搬離。短短一天時間,該孵化器內就只剩一片狼藉。松禾創新孵化器隨後發文,表示願意為有需要的撤場團隊提供免費過渡性臨時辦公場地。文中寫道:創業不易,做孵化器更不易,我們向每個做孵化的機構都致以最高的敬意。
厲偉曾表示,做孵化器本身是賠錢的。請專業人才前來為創業者做諮詢、做指導,這些全是「花費」。「孵化器有很多隱性成本,如果後面沒有充足的資金準備,不應該輕易做孵化器。」 他強調,如果創業者來這兒入駐,最後發現沒什麼幫助,會害了人家。
松禾在孵化器上的經驗來自於其本身。正是在深圳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在各種高新技術企業雨後春筍般不斷壯大的背景下,松禾這樣的企業才能夠從中受益,並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和方法。松禾更能體會初創企業的難處,所以才在不斷總結提煉這套理論和方法,並進行推廣和複製,為更多企業提供機遇。
如今,這樣的「創投型」模式正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松禾創新孵化器不僅將創新創業這塊蛋糕越做越大,還將孵化企業的這一套理念和精神不斷傳承下去,為深圳這座城市的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活力。

(Visited 45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