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數月來的社會風波使香港社會變得撕裂暴力,也使人感到陌生。


但亂局下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也使得人們有機會將香港社會的種種議題都放於顯微鏡下進行聚焦。細細觀察,不難發現其中的糾結與撕扯,尤其是在政治層面的五大關係上,揭開了香港社會不少深層次的傷疤。

1 冰與火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對比反修例風波前後的香港社會,那麼“冰與火”就再恰當不過了。
實際上,多年以來,香港人都以政治冷感著稱,在崇尚金錢的資本主義制度下,大多數港人都忙於生計,對政治十分淡漠。但這種“冰”轉化為“火”,似乎也是一瞬間的事。原先只是一則有關法例修改的爭議,但一部分港人在被社會矛盾觸發之際,卻失去理性,走上了十分極端化的道路,以表達政治訴求為由無休無止地進行暴力破壞,使整個香港社會陷入了黑暗的深淵。
如今,整個香港社會似乎都被這把怒火點燃了,變得暴戾而失去寬容。民眾在一些泛民派的引導下,將所有議題都政治化,變得“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甚至連選舉也成了兒戲,變為港人變相的“民意”示威。不少毫無經驗可言的政治素人,只需表明政治立場,支持、縱容甚至參與暴力,就可以順利當選,相反,那些長期紮根基層服務地區,為街坊付出巨大努力和貢獻的人士,卻只能黯然離場,不免令人感到遺憾。


於是,在這種失去理性的氛圍下,時至今日,香港社會也無法完全恢復安寧穩定。可以說,大多數香港人並不願意香港持續暴亂下去,但他們又根本沒有能力和意願想好怎麼去改變香港社會。但是這種極端化之下的憤怒與政治不審慎,很可能是導致香港進一步撕裂和沉淪的助力。
如果港人陷入此種精神迷茫周期過長,無法清醒認識到眼前的形勢,那麼香港的未來依然會很危險。

2 天與地

持續數月的修例風波在使香港遭受重創的同時,也令繁華掩蓋下的社會矛盾顯露出來。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一道貫穿於這個國際商業大都會方方面面的貧富鴻溝。在同一個香港,港人的生活卻有着天與地的差別。
2018年,香港人均GDP超過38萬港元,穩居世界前20名,高於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經濟體。然而,香港特區政府去年11月公布的報告顯示,香港貧窮人口攀升至137.66萬,貧窮率達到20.1%,有超過100萬人活在貧窮線以下。
與數百萬基層市民的艱辛生活形成強烈反差,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富人卻過着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生活。
在淺水灣、太平山等別墅區,有每平方米上百萬港元、總面積上千平方米的豪宅,富人們穿梭於動輒數十萬港元一餐的頂級餐廳,住在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而另一邊,是香港近20萬租住劏房的市民,這些人的平均住房面積還不到5.8平米。
據香港特區官方公布的數據,2016年香港基尼係數是0.539,創45年來新高,香港的貧富差距之大在全球都是位居前列,數據顯示1971年至2011年間,香港的基尼係數上漲了25%。(基尼係數越大則貧富差距越大)
如果最基本的民生問題一直得不到改善,那麼這將成為香港社會埋藏下來的長期隱患。無論什麼政治事件,都極有可能將這一社會矛盾立即引爆,進而演變成更加激烈的衝突。
因此,無論何時,特區政府都不應該忽略最基本的民生問題,死守自由經濟的準則而坐視不管,而是應該頒布切實有效的措施,改善普通民眾的生活條件,縮小社會貧富差距,才能讓港人看到希望。

3 管與放

民生問題需要政府高效率的管治。同時,在管治的同時,如何與給予社會自由空間之間保持平衡,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此次反修例風波後,政府也需要拿捏好管與放的尺度。
其實,從香港回歸以來,香港政府一直都秉持着“小政府、大市場”的思維模式。從董建華到林鄭月娥年代,不論是早年的“積極不干預”,還是後來的“適度有為”,政府一直都是社會政策與發展規劃的配角而非主角。
不得不說,香港連續多年被評為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這與特區政府一以貫之的自由放任政策不無關係。但是這種習慣性的“放任”,也漸漸凸顯出了其弊病。
就以此次的反修例風波為例,當社會上的暴力行為愈演愈烈,威脅到民眾的安全,嚴重影響公眾生活,特區政府頻頻在口頭上進行譴責,卻很少有實質性的舉動,而是眼睜睜看着社會被暴力挾持,走向失控,卻毫無解決辦法。甚至在全港多處道路被堵塞毀壞後,都未能及時修復,引來不少市民不滿。他們都自發參加了清理工作,事後大多抱怨港府效率低下。
再論平時,從辦理小事到大政策的執行程序上,特區政府部門的效率都曾引發市民批評。曾有不少港漂都表示,有過每年續簽時,等簽證等到天荒地老的經歷,明明十分簡單的操作流程,到了入境事務處,卻過程繁複,耗時又費力。本應該維持街道整潔的食環署,對通街通巷連儂牆視而不見。還有商家表示,向食環署申請牌照耗費半年,並無迴音,嚴重影響正常經營。
需要制止暴力的時候政府管不了,而到了一些可以簡化流程、可以放任的事情上,政府卻不夠給力,不夠高效。經歷此次事件,港府也真的需要反思和改變了。

4 南與北

而南與北之間的隔閡加深,導致陸港兩地之間的人心越來越疏離,也使得這成為香港社會上如今不得不正視的一個問題。
其實,早在回歸前後,雙方在彼此眼中都留有十分正面的印象。內地無論是官方層面或是民間,都認為港人有能力治理好回歸後的香港,也認同港人懷揣愛國之心。香港對內地同樣懷抱着血濃於水的真情,不僅在祖國發生災害時竭力相助,還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貢獻了極大的力量。
然而,最近幾年,這一切卻在悄悄發生變化。各種社會事件、政治因素的持續影響下,陸港之間的矛盾此起彼伏,關係也走下坡路。因為近年的水客風波、大陸客搶奶粉事件等,不少港人對內地的不滿和偏見都逐漸加深。而在內地人的印象中,香港出現的一小部分“港獨”勢力,也開始演變為整個香港形象的代名詞,香港變為不少內地人眼中的麻煩之都和搞分離主義的搖籃。
在這次持續數月的社會風波中,香港社會的抵觸和誤解情緒更是到達了頂峰。


在止暴制亂、社會秩序恢復後,未來如何做到消減兩地之間的誤解,如何真正讓香港從各個層面上主動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值得深思。
這中間,南北兩邊代表人的角色至關重要。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北京,代表人都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積極溝通,貼近群眾,爭取更多的理解,發揮好在兩地間的紐帶作用。

5 愛與痛

曾有分析指出,在香港社會,單一的原因不足以讓整個社會失望,儘管“住房負擔不起”、“社會不公”等加起來,可以令人極不快樂,但香港人痛苦的根本原因,是身份認同危機下的種種矛盾。
可以說,也只有真正看懂了香港人的“愛與痛”,才能理解香港社會背後種種問題出現的根源。
香港人並非不愛國,他們一樣視內地民眾為同胞、親人。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香港各界捐贈資金近200億,幫助四川災區。在患難時刻,從香港種種舉動中看到的,是手足之間的真情。
但同時,香港人又將自己視為一個獨特的群體。回歸20多年後,港人一直對自我身份有着獨特的定位。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香港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環境確實與內地具有差異。而隨着近年來內地經濟的飛速發展,對香港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加,也使這個城市在不知不覺間發生着從內到外的改變。而這使得香港人的危機意識突增。
近日的香港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當下香港市民在身份認同方面,“香港人”身分認同感是1997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認同指數也是2008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許多民眾擔憂在這種陸港融合中“香港人”身份的獨特性丟失,所熟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會慢慢消亡,因而就格外抗拒香港在內地影響之下發生改變,更是萌生出“守護香港”“捍衛香港”的思潮。
這種對香港的愛,也變成一種痛苦和矛盾。在“作為香港人”和“作為中國人”之間的苦苦掙扎,幾乎貫穿了香港所有的政治風波。
因而,在國家層面上,如何做到尊重香港的差異,如何通過更加軟性的手段來提升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意識,使他們從情感上真正接納與內地的融合共通,恐怕是一個需要長期關注的問題。
香港混沌局勢下的五大關係,每一對都隱藏着深層的根源問題,如何對這些問題對症下藥,逐個攻破,關係著香港的明天。

(Visited 47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