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香港政府召開記者會,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過去24小時香港新增128宗確診個案,其中本地感染個案為103宗,其中68宗與其他確診個案有關聯,35宗感染源頭未明。香港連續五日單日確診病例破百。


香港疫情持續惡化,數字不斷創下新高,但更令人擔憂的是,香港的醫療資源被曝出嚴重不足,甚至出現了超過百名病人不能安排即時送院的情況。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坦言醫護壓力大,她呼籲患者耐心在家或檢疫地點等候入院。有醫務團體不斷政治化抗援要切割內地,專家嚴厲批評香港抗疫水準「連第三世界都不如」。
香港每日新增病毒患者超過百宗,失控之下,內地突然收緊通行政策,深圳和珠海已暫停與香港互認隔離醫學觀察政策,紛紛與香港劃清界線。然而,就在這樣的緊要關頭,香港還有人在不斷炒作政治,中央派遣醫護人員援港的話題引起了香港醫護界的反彈,還有政客甚至給扣上「衝擊本港專業系統」的帽子,香港怎樣才能走出疫情困局,變得越來越令人迷茫。
過百名病人未能安排送院
香港疫情不斷升溫,25日新增多達133宗確診個案,26日又破百,新增128宗確診個案,連續5日百尺杆頭,最要命的是,公立醫院的壓力大增,負壓病房使用量超八成,創下新高,25日出現了逾百人等待入院。香港醫療系統有些撐不住了。
香港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庾慧玲直認,目前超過百名病人正等候送院,因現時新確診病人每日過百宗,對醫院壓力大,未能安排即時送院,她呼籲收到確診通知病人要耐心等候。並指會安排嚴重個案先入院。
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未送院確診者遍布全港各區。一名公立醫院院醫生表示,大批確診者等不及送院,自行到急症室「沖關」,「好像搶廁紙一樣,還有人衝進來說自己等了兩天,不想傳染給家人。」面對大量病人,醫院只能動用兒科病房收成人。
有媒體還曝出,沙田乙明邨明耀樓有一名38歲的女病人,於7月22日獲通知確診,她的3名同住家人包括父母需入住檢疫中心,但是由於病床不足,4個人又一起在家多等了兩天,直到24日下午病人的家人才獲送檢疫中心,而病人卻仍沒等到床位,這時她已經開始發燒、氣喘和骨痛,在無奈之下,只能向人求助叫救護車。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表示:「過去一星期有不少日子(一線病床)差不多全滿」。他又說,知道有病人確診後等待一段時間才能入院,情況不理想,感到不好意思,會優先送有病症者入院。該局正籌備臨時醫院,他指「最快一星期時間會比較明朗」。
政治化紛爭影響抗疫
一時之間,香港儼然生人勿近的疫埠。大量病人來不及送院,不僅隨時令疫情進一步擴散,一旦病情惡化更可能危及生命。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亦批評現況極不理想,反映醫療系統已到達極限。他稱,港府即使有意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設立「方艙醫院」,但很可能連氧氣機都缺乏,而且遠水不能救近火,功能成疑。他認為,若港府連30多個危殆病人都「搞唔掂」,水準可謂連第三世界也不如。
有地方開始和香港劃清界限,據廣東省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深圳和珠海已暫停與香港互認隔離醫學觀察政策,無論境外經香港返回或從香港直接返回,即使在港完成十四日強制檢疫隔離措施,若想在24小時內入境深圳或珠海,仍需在當地接受十四日隔離醫學觀察。
最近,有關港府請求中央派遣內地醫護人員支援的討論沸沸揚揚,然而,這卻引起了本地醫護的反彈,還被政客不斷炒作。
「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指「內地醫療人員沒有香港認可的專業資格,因此不宜在香港進行相關工作。」「香港護士協會」則稱此舉不符合香港有關規定。而香港醫學會會長蔡堅給出的理由就更引起爭議,他指因為香港醫護都是使用英文交流,而內地講普通話寫簡體字。
接着本土政客朱凱廸也大做文章,他在社交平台上稱,香港醫護正腹背受敵,一邊擔心本地系統爆煲,一邊要頂住中央以幫手為名,衝擊香港專業系統。
眼看着香港的疫情持續緊張,港府越來越難以控制,卻又碰上政治狂熱,人命一下子變得不及政治重要,在這樣的狀況下,香港如何走出困局,已經越來越令人迷惘。

(Visited 6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