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似乎正在不斷緩和。過去一日內,香港僅新增4個境外輸入病例,是多日來首次實現本地感染病例的零新增。不過,與此同時,另一則消息不免讓人再次憂心。
有港媒報道稱,今日(29)新增一名71歲女病人初步確診新型肺炎,該確診者是元朗一所養老院院友。這是時隔將近一個月後香港養老中心再次出現疫情,也為類似機構的防疫工作拉響了警報。


自第三波疫情以來,養老中心已淪為重災區。尤其是高齡感染者相比前兩波疫情急劇上升,70歲以上的人群在死亡病例中占到近一半。面對秋冬還可能席捲的新一波疫情,香港更要對長者居多的高危場所保持警惕,謹防高齡、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招,這也將成為降低香港新冠死亡率的關鍵!

香港養老院再現初步確診者

據多家港媒報道,29日上午,一名原本在元朗護老院居住的71歲女病人在香港博愛醫院初步確診。該護老院拒絕透露更多消息,目前仍有待衛生署進一步證實。如果這一確診病例經過核實,將成為9月3日以來香港再次出現涉及養老中心的病例,且不能排除有其他院友陸續感染的可能性。
資料顯示,元朗護老院屬於私營安老院,共提供74個床位。其中非政府資助的單人房宿位,每月基本收費為8,800元至9,800元。元朗護老院屬於香港「護理安老宿位買位計劃」院舍,提供資助宿位16個,服務級別評為較次等的甲二級,即人均居住面積大約在8.6平米或以上,院舍無須有註冊或登記護士、物理治療師駐守。不過目前這一護老院內的感染源頭還屬未知。
實際上,不少關注疫情的人都知道,香港近月來在養老中心爆發的群組感染並不算少。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在7月之前都十分低。但是在第三波的疫情中死亡率上升,而在99名的死者個案中,有28名是來自安老院。現時已有13間老人院出現院舍爆發,情況令人擔憂。
當中以港泰護老中心院友感染率最高,37名院友中34人染疫,占約92%;屯門康和護老中心黃金分院最多死者,35名確診院友中,11人死亡;救世軍隆亨長者之家的6名染疫長者有3人離世,死亡也達到50%。高齡長者本就是新冠疫情下最脆弱的一個群體,而一旦病毒在長者共同居住、高度聚集的養老院內蔓延開來,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養老院屢成疫情重災區

那麼,為何養老中心會在此波疫情下頻頻淪為最慘的重災區?這也成為長者確診率、死亡率激增後人們最關注的問題。
這與香港狹窄的居住空間不無關係。拿許多普通人的住房來說,尚算不上寬敞,在不少香港的養老院內,逼仄的個人居住和活動空間更算得上是常態。而這為疫情在區域內的快速蔓延創造了條件。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醫生表示,一般來說,相信感染源頭來自院舍職員、以及外來探訪的流動人士。院舍中多個引發疫情爆發的原因,包括香港沒有要求護理員以下級別的職員接受衛生及感染控制培訓;養老中心地方狹窄,且空氣不流通;港府未有對院舍衛生情況作出監管等。
部分社福界人士認為,香港養老院普遍存在包括人均面積小、人手比率低、及大量臨時工等問題,一些老人院職員連每日量體溫都做不到,專業水準參差,職員的工作量大、不少沒時間細心地關心院友的身體狀況。這些都在疫情下成為了潛在隱患,一旦有病毒傳入,養老院都難以迅速發現並且進行有效預防。

守住長者防線,是降低死亡率關鍵

當然,在秋冬季來臨、新一波疫情可能來襲之際,如何預防更多養老中心爆發疫情,守住長者這道防線、降低這一群體染疫的幾率成為了廣受關注的問題。尤其這對香港降低疫情的死亡率甚為關鍵。
據統計,香港首兩波死亡率僅為0.64%,第三波死亡率猛增至2.5%,相比台灣的死亡率為1.4%,新加坡的死亡率只有為0.05%,香港疫情下的平均死亡率超過2%,相對偏高。專家分析稱,這主要因為多間老人院失守,社區上亦很多長者受感染。
從人口特點上來看,香港老人居於安老院的比例遠高於西方國家,並且是台灣與新加坡的3倍,日本的兩倍。香港安老院防疫面對十分大的壓力。人口密度高,便提高交義感染機會;人口高齡化程度高,會導至死亡率高。
據香港特區醫院管理局主席范鴻齡介紹,香港第三波疫情最大的特點便是高齡病人的比重較大,很多老年病患多為80至90歲的年齡段,因此加大了治療的困難。
因此,想要守住長者這道防線,必須儘早行動,包括必須定期為院舍員工做病毒檢測,加強員工的培訓和養老中心的衛生監管。只有趕在疫情來襲前,補上漏洞,才能最大地降低長者受影響的風險。

(Visited 84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