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進行了首次公開調研活動,在社會各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他走訪多間在港中資企業,並向堅守一線崗位的廣大員工緻以慰問和敬意。這次走訪涉及生活品、糧食、能源以及金融等關鍵民生企業,充分體現對於香港民生問題和防疫工作的重視,背後釋放出三個重要信息。

駱惠寧(左四)在招商局集團倉碼公司米倉走訪

第一,呼應民聲, 體現中央對香港社會抗疫的重視。
2月13日,中央港澳工作架構有重大調整,港澳辦與港澳兩個中聯辦將形成一體化領導,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兼任港澳辦副主任。這次調研,也是架構改革後駱惠寧的首度亮相,他此行不僅僅代表香港中聯辦,更是代表中央,體現出中央關心香港市民,對香港社會高度重視。
尤其是受疫情發展影響,香港社會連日來出現搶購的現象。駱惠寧有針對性地走访了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團、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等,就是重視民生物資的供應保障,駱惠寧強調,“保供應就是保民生,在港中資企業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背靠內地、聯通全球的資源和物流優勢,繼續穩定貨倉儲備,千方百計增加市民必須食品和關注商品的供應。”說明面對香港市民的難題和擔憂,中央十分關切,會儘力紓解,香港中聯辦充分發揮出了窗口服務作用。
第二,解決民生, 中資公司成為香港窗口
這次調研,駱惠寧有針對性地走訪了華潤集團潤發倉,了解廁紙、即食麵等民生物資供給;他走訪了招商局倉庫和碼頭,視察香港“米倉”;又走訪了中石化油庫,了解油氣調度供應等情況;還走訪了中銀香港,調研金融紓困措施及風險防範情況。保供應就是保民生,可以看出,香港社會運作保持正常,市民日常生活有序進行,除了香港成熟完善的社會體系之外,也應當看到處於經濟運作核心的企業,特別是在港中資公司發揮出的中流砥柱作用。
據香港中聯辦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春節以來,華潤萬家緊急調配海外大米10個貨櫃、米粉100噸供港。招商局貨倉完成近6000噸大米進出倉操作,高於日常量1倍多; 中石化香港防疫工作和生產經營“兩不誤”,採取“油品不斷供、商品不漲價、服務不打烊”;中銀香港第一時間推出“還息不還本”等諸多金融服務支持措施,並以不同措施幫助中小企業和個人渡過疫情和經濟下行難關。
駱惠寧強調:“駐港中資企業充分發揮在市場供應和金融紓困中的積極作用,繼續以實際行動體現“植根香港、心繫國家、服務社會”的責任和擔當。”在香港的防疫工作中,在港中資企業走在了前列,並不斷發揮重要窗口作用,確保香港社會平穩有序運行。
第三, 抓住民心,內地是香港防疫的定心丸
可以看出,香港由民生物資到金融穩定,都和內地息息相關,香港的穩定離不開中資公司的堅守,更離不開內地的支持。2019年,香港從內地進口生活物資約360億元,與往年整體數量相約,保證了香港市場基本生活物資整體供應充足穩定。內地是香港最重要的食物供應來源,尤其是新鮮食品。香港94%的新鮮豬肉、100% 的新鮮牛肉、92%的蔬菜及 66%的雞蛋來自內地。在能源方面,内地供电量近年来不断走高,2018年较2017年上升了24%左右。自2018年起,内地也成為香港最大的燃油供应方。其中62.2%的航空燃油,几乎所有的石油气和天然气都由內地供给。
疫情以來,從支援口罩、控制人流、確保日用消費品供應等多方面,國家仍然像當年對抗SARS一樣,堅定給予支持,這對於香港防疫工作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過去一個月,國務院港澳辦成功協調內地海關、生產商和相關部門,順利向香港有關機構包括醫管局、特區政府和批發商提供訂購的口罩,總數達到1700萬個。還有媒體報道,為保障疫情期間香港市場穩定,深圳供港菜量較以往增加逾兩成,疫情期間,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這些工廠裡的工人們依舊加班加點的忙碌着,以保證新鮮蔬菜及時運到香港。使得疫情下缺乏安全感的香港人,也能夠多一分安心。
駱惠寧走訪中銀香港

結合中央港澳工作架構的重大調整,以至今次駱惠寧的訪問,可以看出,中央對香港的具體舉措會陸續有來,會更有力回應香港居民的民生期待。民生連着民心,解決民生問題就穩定了民心,香港中聯辦會繼續支持香港防疫,對於香港特區政府來說,更要緊緊依託國家,依託中資企業所發揮的作用,做好防疫工作,解決香港居民所面對的民生問題,相信香港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Visited 98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