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蔓延全球大半年,如今已經迎來又一次爆發高峰。在歐美多個國家,近期單日確診病例數都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新高,引人擔憂。隨着社會防疫的常態化,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新一波疫情下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免受感染,變得備受關注。


在新一波疫情來臨之際,全球的醫學研究也在不斷更新着對新冠病毒傳播方式的認知。根據日前全球多地的研究數據,可以總結出三大最新的高危感染渠道,尤其值得警惕和關注!

就餐鄰座比對面更易感染

在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為防止新冠病毒在公眾間傳播,採取的一大重要防疫措施便是限制或者關閉人流大量聚集的餐飲場所,控制人們的社交距離,以減少病毒的傳播。但即便如此,可以看到的是,只要疫情一緩和,限制措施稍有放開,各地仍然陸續出現了在外就餐時感染新冠的病例。毫無疑問,這在疫情常態化的未來,或許仍然是導致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危渠道之一。
而日前更有新的研究指出,在外就餐坐在特定的位置可能會使感染的幾率大增。10月13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團隊用超級電腦進行模擬實驗,發現吃飯時坐在新型冠患者的旁邊最易被其飛沫濺到,風險最高。
據悉,團隊用計算機模擬4人圍着餐廳內一張長60厘米、寬1.2米的餐桌就坐的情況,假設他們交談時沒有戴口罩。對其中一人說話時噴出的飛沫,感染者鄰座的人因距離更近,被濺到的飛沫是坐在感染者正對面的人的5倍、斜對面的人的20倍。因此感染新冠的風險更大。
除了正常的說話,唱歌也會產生飛沫,而且是說話的數倍。多人面朝同一方向唱歌會產生向前的氣流、令飛沫傳得更遠,而在這種情況下,坐在對面的人被傳染的風險更高。此外,研究還發現,當有人在濕度約為30%的室內咳嗽時,飛沫容易呈現霧狀擴散;與濕度為60%的環境相比,到達1.8米外地方的飛沫多逾1倍。當濕度約為90%時,飛沫較難霧化,掉到桌上的飛沫增多。
這些發現對於防範秋冬時節的疫情傳播有不少啟示。遵照防疫規定小心安排座位,同時在冬天保持空氣流通都能起到減緩病毒傳播的效果。從研究結果來看,餐飲場所室內的濕度保持在70%屬最好。

物體間接接觸,或致交叉感染

雖然新冠病毒的主要傳播渠道為密切接觸者的呼吸道飛沫藉助空氣散播,但自從疫情爆發以來,不少人對間接接觸病毒或造成感染的恐懼正在增加。早前,也曾有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人們有可能因接觸留有病毒的金屬、塑料物體表面而導致感染。
但這仍然引起了公眾的普遍擔憂。如今,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再有一項新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以在鈔票、手機屏幕和不鏽鋼等表面存活28天,比早前估計的時間更長。
這項研究的前提條件是,新冠病毒在攝氏20度,即大約室溫下,同時在光線昏暗時於光滑表面上,例如手機屏幕、紙質或塑膠鈔票上存活28天。相比之下,流感病毒在相同環境下生存期是17天。一旦溫度升高,病毒在較熱的環境中存活時間則減短,在一些表面上,病毒在攝氏40度中,24小時內就不具傳染性。
這一研究引發更多對新冠病毒的恐慌,不過學術界也有質疑聲指出,這項研究是在「病毒友善」環境下展開的,光線昏暗、恆溫、恆濕,並不能代表在現實生活造成的實際風險。
但不少外媒分析指出,研究也仍在提醒公眾,除了勤洗手,也要定期清潔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屏幕,接觸可能受污染的物體後儘量不觸摸臉部,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感染風險。新冠病毒無孔不入,又具備異常頑強的生命力。在疫情不斷反覆,病毒還可能發生變異的情況下,防範各種高危渠道仍然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密閉空間通風不足 戴口罩也難防
除了飛沫、物體表面接觸傳播,新冠病毒可在密閉空間的空氣中作短暫停留,這也成為了傳染風險大增的高危渠道之一。
早在今年4月,芬蘭阿爾托大學(Aalto University)就曾發表研究指出,新冠患者在空氣流通性較差的超市內咳嗽,病毒飛沫可最遠擴散至相隔2個超市貨架之處,病毒在空氣中約6分鐘才慢慢散去。
而可能發生類似情況的高危場所不止是超市,包括酒吧、巴士、地鐵以及密閉的工廠、辦公樓內,都被專家列為有可能發生「超級傳播」的地方。早前全球許多國家的肉製品加工廠、屠宰場都曾發生群體感染,也是一個例證。由於空氣流通性差,沒有陽光直射(因紫外線有助殺死病毒),長時間處於這一空間內的人也將成為染疫的高危群體。
日前,港府抗疫專家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也針對香港秋冬的疫情趨勢強調,病毒透過短距離空氣傳播最有效,在的士、小巴、巴士及地鐵等交通工具上,因空氣流量不足,即使戴口罩都未必能阻隔病毒。
這也在警示,新一波疫情來襲的情況下,必須要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損失。

(Visited 33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