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徵中國數字經濟成功的阿里巴巴,因 “涉嫌壟斷行為”而被立案調查。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2月24日宣布對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集團展開調查,導致這個網上交易冠軍的股價大跌。此外,螞蟻🐜成為世界話題。螞蟻集團亦被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約談。有外媒分析認為,未來螞蟻部分「收歸國有」的可能性很高。

阿里巴巴市值五天蒸發6000億

平安夜當天,中國市場監管總局投下震撼彈,宣布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的「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進行立案調查。阿里巴巴隨後在微博回應,業務一切正常,會積極配合調查。

就在阿里巴巴被宣布調查後15分鐘,《人民日報》即報道:「這是我國在互聯網領域加強反壟斷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於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平台經濟長遠健康發展。」報道同時搬出歐盟以《數字服務法》及《數字市場法》調查Google、facebook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案例。

消息令阿里巴巴在港股的股價大跌,最多曾急插8.9%至226.2元,全日跌8.1%報228.2元,成交額高近160億元,顯示大量資金正「逃離」該股。阿里市值單日蒸發4,372億元,跌穿5萬億元,剩下48,975.78億元,亦是表現最差藍籌。其他平台型新經濟股亦受累。京東(9618)、美團(3690)、騰訊(0700)等互聯網巨頭股價均挫。

在反壟斷法陰霾下,阿里巴巴已經連跌5天,累計跌幅29.8港元或11.6%;市值累計蒸發6400億港元。

此前,阿里巴巴就連番被針對,尤其是11月3日,子公司螞蟻集團的全球最大IPO被叫停,震撼全球。

馬雲願奉上螞蟻持股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稱,馬雲早在11月2日的監管會議中就主動提出,願意將螞蟻集團之部分持股奉獻給國家,「你可以拿走螞蟻任何平台,只要國家需要就行」,

有外媒引述香港智易東方證卷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藺常念表示,如果《華爾街日報》的內幕報道屬實,這代表馬雲認知到自己10月底在上海外灘金融高峰會上的一席話引起嚴重後果,必須有所彌補。

馬雲當時重批中國銀行界對貸款要抵押的「當鋪思維」,並言稱「中國金融沒有系統,也沒有系統性風險」。他還批評巴塞爾協議是過時的「老人俱樂部」所制定風險標準。

不過,以結果論,馬雲並未成功挽救螞蟻集團的上市案。而《華爾街日報》也引述消息人士稱,北京沒有打算接受馬雲的提議。

螞蟻可能被收歸國有?

以一波波的對阿里巴巴的嚴管措施,以及對螞蟻和阿里巴巴最新的升級審查來看,藺常念研判,未來螞蟻部分「收歸國有」的可能性很高。

對此,分析認為,未來可能透過股權結構來強化對螞蟻的控制,例如,透過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向螞蟻注入資金,或者收購螞蟻發行的新股、甚至買入現有股東的持股,一方面解決螞蟻因法規所面臨的資本缺口問題,一方面取得螞蟻的持股和董事會席次,進一步主導螞蟻的實質經營。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員Martin Chorzempa指出,中國早已有效地將螞蟻構建的某些金融基礎設施國有化,例如使用NetsUnion(網聯清算)的銀行間支付系統,「該公司現在由人民銀行控制,負責清算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提供商之間的交易;這些平台被視為具有關鍵政策目的」。事實上,自支付寶之後,陸續有多款網路存款產品開始受到整肅,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和央行即將立法施行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未來個人網貸不能超過30萬人民幣(4.6萬美元),或其最近3年年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對企業法人或組織的貸款也不能超過100萬人民幣。

而經營網貸公司的一次性實繳的註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10億元,若跨省經營,則最低資本額將提高至人民幣50億元。另外,在單筆聯合貸款中,辦法也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這都顯示,未來網絡小貸的額度、出資額和槓桿率都將受到嚴格的規範和限制。

許多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中國整頓平台經濟這些年來因競爭所衍生的亂象有其必要性,只是可能影響了此行業的創新和未來的成長。

馬雲馬化騰命運不同

中國近日接連對科網三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及美團發炮,但三者「受靶」程度不一;馬雲所受壓力最重,這或是他與馬化騰及王興的態度及言行截然不同有關。

馬雲言行一向出位,雖然他願意把部分業務交還國家,但為時已晚。

相反,馬化騰主理的騰訊,過去對政府的態度頗為順從,亦對事情低調處理,甚至主動出擊提出解決方案;例如近日針對網遊「兒童冒認家長身份繞過監管」的問題,騰訊主動開啟人臉識別驗證,限制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的用戶遊戲時間或儲值功能。

至於美團創辦人王興,在早年業務飯否被嚴重打壓後,亦已學乖;早前網上有大量批評指美團外賣費專坑熟客,美團道歉並指會改進,解釋因定位緩存造成預估不准,整體態度比阿里巴巴好上不少。

(Visited 103 times, 1 visits today)